〔本報訊〕根據外電報導,一支從土耳其駛往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國際救援船隊,今(31)日在國際海域上遭到以色列軍艦攔截並開火攻擊,目前已知造成至少10多人死亡,10多人受傷。
共有6艘船的土耳其物資船隊,載有一萬多噸的救濟物資和游擊隊份子,昨(30)日從塞浦路斯外海啟程,今日抵達加薩走廊外海約150公里的國際海域時,突然遭到以色列軍艦攔截,接著軍艦上的空降部隊就到土耳其的物資船上,並與船員發生衝突。
以色列方面表示,當時他們正在檢查土耳其的船隻貨品,但補給船隻卻強行通過,雙方爆發衝突;且以色列的檢查人員遭到土耳其船上的游擊隊攻擊,他們才選擇反擊。
以色列的說法傳到土耳其後,引起當地民眾的全體憤慨,某些激動的示威者衝進以色列駐土耳其使館,並朝使館扔擲物品,與鎮暴警察發生嚴重肢體衝突。
事件發生後,歐盟、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皆對此表示遺憾,並進行譴責。土耳其外長表示,將召回駐以色列大使,而希臘則是撤出與以色列的聯合演習。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
epeter: 當各國都批評以色列武力還擊,且看看神會怎樣保護以色列,向敵國施行審判。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以色列指責聯合國中東無核武的決定虛偽
2010-05-30 新京報
聯合國《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28日閉幕,決定2012年就建立中東無核武器區召開國際會議,呼籲以色列簽署核不擴散條約。
以色列高官29日指責這一決定“虛偽”。美國官員說,由于大會文件單獨“挑出”以色列核項目卻沒有批評伊朗,規劃中的2012年國際會議恐怕難有成果。
第八次核不擴散條約審議大會28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閉幕。189個締約國經過近一個月時間辯論,幾乎是在最後一刻達成一致,通過最後文件。
這份文件要求聯合國會同相關方面于2012年召開一次國際會議,中東地區所有國家將參加,就建立中東無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展開討論。
文件呼籲中東地區所有沒有簽署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以無核武器國家身份加入這一條約,尤其呼籲以色列簽署條約並把所有核設施納入國際原子能機構安保機制。
以色列從未簽署核不擴散條約。外界認為以色列核武庫數量可觀,以色列從未証實或否認這一點。
按路透社說法,建立中東無核區,可能最終促使以色列簽署核不擴散條約並放棄它擁有的任何核武器。美國《華盛頓郵報》稱這一決定是大會“最顯著成果”。
1995年核不擴散條約審議大會首次倡議建立中東無核區,但15年來,倡議落實毫無進展。
英國代表團團長約翰‧鄧肯說,大會就這一敏感議題達成協議,是“重要成就”。
胡若愚(新華社專稿)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531872/1.html
epeter: 為何以色列在國際會議裡常面對不公平的對待,就如聖經所預言。
詩篇2:1 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
聯合國《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審議大會28日閉幕,決定2012年就建立中東無核武器區召開國際會議,呼籲以色列簽署核不擴散條約。
以色列高官29日指責這一決定“虛偽”。美國官員說,由于大會文件單獨“挑出”以色列核項目卻沒有批評伊朗,規劃中的2012年國際會議恐怕難有成果。
第八次核不擴散條約審議大會28日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閉幕。189個締約國經過近一個月時間辯論,幾乎是在最後一刻達成一致,通過最後文件。
這份文件要求聯合國會同相關方面于2012年召開一次國際會議,中東地區所有國家將參加,就建立中東無核武器和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展開討論。
文件呼籲中東地區所有沒有簽署核不擴散條約的國家以無核武器國家身份加入這一條約,尤其呼籲以色列簽署條約並把所有核設施納入國際原子能機構安保機制。
以色列從未簽署核不擴散條約。外界認為以色列核武庫數量可觀,以色列從未証實或否認這一點。
按路透社說法,建立中東無核區,可能最終促使以色列簽署核不擴散條約並放棄它擁有的任何核武器。美國《華盛頓郵報》稱這一決定是大會“最顯著成果”。
1995年核不擴散條約審議大會首次倡議建立中東無核區,但15年來,倡議落實毫無進展。
英國代表團團長約翰‧鄧肯說,大會就這一敏感議題達成協議,是“重要成就”。
胡若愚(新華社專稿)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531872/1.html
epeter: 為何以色列在國際會議裡常面對不公平的對待,就如聖經所預言。
詩篇2:1 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
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遠志明牧師:中國是命定的基督教大國
于嘉豪 / 基督日報記者2010年05月28日02時24分 上午 Posted.
在「如何向中國人傳福音」講座最後一講,遠志明牧師從橫向講述2000年來福音在世界的傳播歷史,又從縱向回顧中國5000年的歷史,指出神興起一個國家或民族,必定同時賦予他們道德以及福音的使命,推進神國度的發展,而今日中國崛起的同時,華人基督教亦迅速發展。中國將要成爲福音的大國,基督的精兵要奮起,為神打最後一仗,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福音要傳遍地極。
他表示神愛中國人,看重中國人,將美好的命定放在中國人身上,就算中國人拼命提升經濟,上帝卻親手幫助提升國人的靈魂,乃至今日所見在大陸以及海外大批大批的華人信主,福音大大復興,而且還將會有更大的復興、更大的收割要來臨。
他並指出基督徒今日站縱橫歷史的交叉點上,要打開屬靈的眼睛「看見」神的計劃,從而去承擔使命,以信心、愛心和熱心去為主工作,去傳福音。
他又語重心長地再三強調基督徒要承擔使命,就必須扎根在耶穌基督裏,有信心愛心以及熱心去傳福音,要學傚使徒保羅,不只是守好該守的道,還要跑當跑的路,去打美好的仗。
從福音傳播歷史看今日中國的崛起
遠牧師帶領衆人橫向看福音傳播的歷史,福音自耶路撒冷傳開,至公元30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其定為合法,至公元400年基督教被定為國教,之後開始了羅馬天主教背離基督、政教合一、貪污腐敗的歷史,一直到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認爲不必借助教皇主教或神父,每個人直接跟神負責,信仰是個人與神的關係,建立因信稱義的教義,自此信仰有了健康的發展,新教亦正式出現。所以透過皇權基督教遍佈了全歐洲,這是首次福音的大復興。
歷史繼續前進歐洲的清教徒因受逼迫,乘坐五月花號越過大西洋去到美洲,建立了美國。這是福音第二次大突破,通過移民達成的。
第三次的大復興是透過宣教士的宣教,福音越過太平洋來到亞洲,包括中國、印度和韓國等地。最早來到中國的宣教士有利瑪竇、湯若望,新教的宣教士有馬禮遜等。
遠牧師歸納每次福音大突破、大前進時候都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有逼迫,羅馬帝國君士坦丁訂基督教為合法之前,基督教完全是地下狀態;清教徒移民美洲建國是因在歐洲受到大逼迫,還有福音在亞洲大復興,有西方宣教士的血和泪,所以有話説「宣教士的血泪是教會的種子」。
而第二個特點是信仰與經濟及影響力是同時並進的,當年歐洲成爲全世界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英國被稱爲「日不落帝國」,同時他們也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後來美國崛起成爲世界的中心,同時美國亦成爲了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是派出最多宣教士的國家,至今仍是。
同理,在人類歷史上一些突飛猛進的強國、卻不是基督教大國的,不會持續強盛。比如德國,當年在希特勒的強權下國民經濟突飛猛進,擁有最高的科技,但因無信仰,迫害猶太人,還壓制教會;又如日本二次大戰時亦很強大,但日本亦不敬畏神,這兩個國家的結局是衰落了,有新的強國興起。
「可以說,任何一個在歷史上存留長久的、對人類歷史產生推動影響力的國家,是經濟和信仰同時強盛的國家。上帝賦予你能力的時候,也同時賦予你道德。」遠牧師指出,今日中國於經濟、軍事力、國際影響力上越來越強大,按歷史的規律和法則,上帝的命定是中國亦必須是基督教的大國。
神愛中國 安排中國打最後一仗
遠牧師表示,從福音傳播的路線看,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歐洲,再傳到美國,再到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再往前一下步就回到耶路撒冷,中間隔著的是剛硬的回教世界。看世界局勢,回教國家憎恨西方和歐洲國家,只有中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去向回教國家傳福音。
他解釋,中國與回教國家在地理上是鄰居,這是地利,中國崛起的同時回教世界主動親近中國,回教國家的人民與中國人友好,這是天時和人和,所以向回教國家傳福音非中國人莫屬。他表示很多中國的教會都看到這個異象,訓練大批信徒去回教世界作宣教。
遠牧師總結福音傳播的歷史指出,福音從一千多萬的猶太人產生,然後逐步傳,傳到了13億人口的中國,他相信上帝是一個高明的棋手,將中國人安排在最後一個戰役,以「大兵團作戰」去打最後一仗。在講座之先,遠牧師就指出了現時代是末世的時代。末世不是有一天天塌地陷,而是指一個時代,自從耶穌來世界就進入了末世的時代。而終末來臨之前福音要傳遍地極,即當福音傳到地極的時候,就是末日來臨的時候。
http://www.gospelherald.com.hk/news/gen_1724.htm
epeter: 神在末後興起中國,是因為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一直在中國裡,啟示錄說的十四萬四千人也必從當時東方最強大的國家而出來,甚至可能是由香港帶起大復興。
在「如何向中國人傳福音」講座最後一講,遠志明牧師從橫向講述2000年來福音在世界的傳播歷史,又從縱向回顧中國5000年的歷史,指出神興起一個國家或民族,必定同時賦予他們道德以及福音的使命,推進神國度的發展,而今日中國崛起的同時,華人基督教亦迅速發展。中國將要成爲福音的大國,基督的精兵要奮起,為神打最後一仗,將福音傳回耶路撒冷,福音要傳遍地極。
他表示神愛中國人,看重中國人,將美好的命定放在中國人身上,就算中國人拼命提升經濟,上帝卻親手幫助提升國人的靈魂,乃至今日所見在大陸以及海外大批大批的華人信主,福音大大復興,而且還將會有更大的復興、更大的收割要來臨。
他並指出基督徒今日站縱橫歷史的交叉點上,要打開屬靈的眼睛「看見」神的計劃,從而去承擔使命,以信心、愛心和熱心去為主工作,去傳福音。
他又語重心長地再三強調基督徒要承擔使命,就必須扎根在耶穌基督裏,有信心愛心以及熱心去傳福音,要學傚使徒保羅,不只是守好該守的道,還要跑當跑的路,去打美好的仗。
從福音傳播歷史看今日中國的崛起
遠牧師帶領衆人橫向看福音傳播的歷史,福音自耶路撒冷傳開,至公元300年君士坦丁大帝將其定為合法,至公元400年基督教被定為國教,之後開始了羅馬天主教背離基督、政教合一、貪污腐敗的歷史,一直到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認爲不必借助教皇主教或神父,每個人直接跟神負責,信仰是個人與神的關係,建立因信稱義的教義,自此信仰有了健康的發展,新教亦正式出現。所以透過皇權基督教遍佈了全歐洲,這是首次福音的大復興。
歷史繼續前進歐洲的清教徒因受逼迫,乘坐五月花號越過大西洋去到美洲,建立了美國。這是福音第二次大突破,通過移民達成的。
第三次的大復興是透過宣教士的宣教,福音越過太平洋來到亞洲,包括中國、印度和韓國等地。最早來到中國的宣教士有利瑪竇、湯若望,新教的宣教士有馬禮遜等。
遠牧師歸納每次福音大突破、大前進時候都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有逼迫,羅馬帝國君士坦丁訂基督教為合法之前,基督教完全是地下狀態;清教徒移民美洲建國是因在歐洲受到大逼迫,還有福音在亞洲大復興,有西方宣教士的血和泪,所以有話説「宣教士的血泪是教會的種子」。
而第二個特點是信仰與經濟及影響力是同時並進的,當年歐洲成爲全世界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英國被稱爲「日不落帝國」,同時他們也是基督教信仰的中心。後來美國崛起成爲世界的中心,同時美國亦成爲了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是派出最多宣教士的國家,至今仍是。
同理,在人類歷史上一些突飛猛進的強國、卻不是基督教大國的,不會持續強盛。比如德國,當年在希特勒的強權下國民經濟突飛猛進,擁有最高的科技,但因無信仰,迫害猶太人,還壓制教會;又如日本二次大戰時亦很強大,但日本亦不敬畏神,這兩個國家的結局是衰落了,有新的強國興起。
「可以說,任何一個在歷史上存留長久的、對人類歷史產生推動影響力的國家,是經濟和信仰同時強盛的國家。上帝賦予你能力的時候,也同時賦予你道德。」遠牧師指出,今日中國於經濟、軍事力、國際影響力上越來越強大,按歷史的規律和法則,上帝的命定是中國亦必須是基督教的大國。
神愛中國 安排中國打最後一仗
遠牧師表示,從福音傳播的路線看,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歐洲,再傳到美國,再到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再往前一下步就回到耶路撒冷,中間隔著的是剛硬的回教世界。看世界局勢,回教國家憎恨西方和歐洲國家,只有中國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去向回教國家傳福音。
他解釋,中國與回教國家在地理上是鄰居,這是地利,中國崛起的同時回教世界主動親近中國,回教國家的人民與中國人友好,這是天時和人和,所以向回教國家傳福音非中國人莫屬。他表示很多中國的教會都看到這個異象,訓練大批信徒去回教世界作宣教。
遠牧師總結福音傳播的歷史指出,福音從一千多萬的猶太人產生,然後逐步傳,傳到了13億人口的中國,他相信上帝是一個高明的棋手,將中國人安排在最後一個戰役,以「大兵團作戰」去打最後一仗。在講座之先,遠牧師就指出了現時代是末世的時代。末世不是有一天天塌地陷,而是指一個時代,自從耶穌來世界就進入了末世的時代。而終末來臨之前福音要傳遍地極,即當福音傳到地極的時候,就是末日來臨的時候。
http://www.gospelherald.com.hk/news/gen_1724.htm
epeter: 神在末後興起中國,是因為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一直在中國裡,啟示錄說的十四萬四千人也必從當時東方最強大的國家而出來,甚至可能是由香港帶起大復興。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郭台銘道歉 阻不了12跳 早上稱「盡力防重演」 晚上再死一人

【明報專訊】富士康母公司鴻海國際董事長郭台銘昨晨在深圳就近日接連有員工跳樓親自鞠躬致歉,並說﹕「除了道歉還是道歉。」他堅持員工自殺和富士康管理文化無關,富士康盡一切能力防止事件再次發生,但「就算把我本人丟下去也不能保證沒有下一個自殺者」。一語成讖,昨深夜富士康就有了「第12跳」,公司龍華園區再有一名男員工墮樓身亡。
「難保沒下一個」
一語成讖據官方新華社報道,該社記者昨晚11時32分接到富士康一名葉姓員工電話,稱他10分鐘前在富士康龍華園區D2宿舍樓管理辦公室門口見到一男子倒臥地上,現場已被封鎖。富士康媒體辦公室向新華社證實,富士康晚上確有一名員工墮樓身亡。這是今年以來第12名墮樓的富士康員工,12宗事件共造成10人死2人重傷。
內地《中國日報》引述深圳市政府消息稱,富士康對每名自殺員工派發撫恤金達11萬元。郭台銘承認富士康撫恤金比外界高得多,為免起「鼓勵自殺」作用,日前發予員工的承諾書(見另稿),正是通知員工再有自殺事件,公司不擬撫恤,但員工若不接受,願意收回承諾書。
指自殺多涉感情 無關管理
連串自殺事件疑團重重,郭台銘解釋時,表示富士康和心理專家討論後,初步認為公司管理無問題,自殺是與員工天生個性和情緒管理有關。他指公司在年多前已意識到工作壓力影響員工情緒,成立員工生活關愛中心等,讓員工可上網登記,並獲專人協助。
他表示,富士康員工逾90多萬人,單在龍華已有44.98萬員工,公司難以每個兼顧;他又說,年輕民工之間感情瓜葛眾多,「我不是想揭人私隱,只是其中一位女士(自殺者),我們發現她有感情問題,已通知了她媽媽來到處理,她還是自殺」。
他稱,多個自殺案例都涉及個人感情問題,都已要求父母介入,但員工仍然跳樓,他感到無能為力。他舉例,「每個月有幾百對結婚」,初時他也會出席婚禮並送禮祝賀,後來數目太多才減少出席,他認為感情問題尤其易令年輕人有挫折感。
率傳媒遊廠區 請求正面報道
近期傳媒不斷批評富士康的管理方式令員工孤獨痛苦,郭台銘昨日帶領傳媒參觀廠區,多次請求媒體作正面報道,稱富士康龍華廠區99.99%的員工生活、工作都很正常,「員工也需要正常的鼓勵嘛,媒體要多以正面報道來看事情,多點健康、光明的正面報道才能增強社會安定」。
「第一跳」民工父母哭跪求真相
昨早10時許、郭台銘帶記者遊廠區前,富士康「第一跳」19歲民工馬向前的父母和胞姊在龍華園區南大門外,趁大批傳媒入園,跪地希望記者幫忙尋找真相。馬的雙親身穿寫有「還我真象、馬向前打工遭殃活活冤死」的襯衫,哭叫兒子的名字,其間富士康上下無人理會他們。
馬向前的三姊馬麗群透露,弟弟生前自稱因工作出錯,屢被主管責罵,甚至被調往洗廁所,他出事時廠方原指他猝死,後來警方又稱他自殺,至今仍未詳細交代弟弟死因,他們亦未收到廠方賠償,以至弟弟身亡126日,仍不能安葬。
市政府聲明﹕自殺員工涉世未深
面對強大輿論壓力,深圳市政府昨晚舉行記者會宣讀聲明,秘書長李平表示,自殺事件是快速工業化期間出現的特殊問題,情複雜,自殺員工大多屬「80後」和「90後」,不成熟亦涉世未深。政府將成立小組,由公安部門和規劃醫療康樂部門合作改善社區環境,協助企業完善員工心理諮詢體系。
epeter: 無良老板漠視人命,用企業管冶來玩弄員工,將活人當作是工作機器,以為自己是神可以控制一切嗎!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專訪﹕李明博留餘地 兩韓開戰機會微
(明報)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05:10
【明報專訊】朝鮮半島局勢再趨緊張,但內地學者認為,兩韓「擦槍走火」開戰的可能性不大,中方雖會顧及韓方感受和美日立場,但因維護東北亞局勢穩定最符合中國核心利益,故肯定不會支持嚴厲制裁朝鮮。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說,朝鮮一貫實行戰爭邊緣政策,雖不能排除會因情緒化行動令局勢失控,但這種可能性不大。「對韓國來說,與朝鮮打一場持久戰一定會贏,但也吃了大虧,因為首爾 在朝鮮大炮導彈射程範圍內;朝鮮亦會意識到,大規模宣戰勢逼美國介入,等於置整個國家於危險」。
「再次」挑釁方發難 李明博露口風
張璉瑰說,逼於國內壓力,李明博政府必須有交代,故要表現出強硬姿態,但其實韓方並不願看到朝鮮作出激烈反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朝韓問題專家于迎麗,便注意到李明博表示朝鮮「若『再次』挑釁,(韓國)將採取報復措施」的用詞,「實際上韓方已經『鬆口』,在對事件進行側面化解」。
美日今次高調撐韓國,背後各有考量,但內地學者並不認為美方是想藉機向中國施壓。不過事件確令既要維持東北亞穩定、又要維護「負責任大國」形象的中國陷入兩難。張璉瑰認為,中國不是天安艦事件的當事國,沒掌握任何證據可證實或證偽,因此沒資格對任何一方進行無罪辯護;于迎麗則表示,中方或承認韓國的報告結論,表態理解韓方情緒和提交安理會討論的要求,但預料不會同意對朝鮮實施嚴厲制裁。
朝鮮關係核心利益 「中國像被脅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亦指出,冷了數年的中朝關係,正進入2005年以來的最暖熱階段,中方意識到,面對接班人、貨幣改革、兩韓對立等一系列問題的朝鮮,正處最困難時期,不穩定因素在增長,一旦朝鮮動盪,中國核心利益將受重大衝擊,「在韓方調查天安艦期間,中方接受了金正日訪華,就表明中國認為維持朝鮮穩定已非常重大緊迫,以致必須忍受韓國對華情感和中韓關係因此受到的損傷」。但中方亦有底線。時殷弘說,若朝鮮搞出嚴重軍事衝突,中方定會採取嚴厲態度,但即使如此,也未必會切斷所有對朝援助。張璉瑰表示,中國有時就像是被朝鮮脅持的人質般,金正日早前訪華,就有打「中國牌」的意圖,告訴世界「中國在支持我們」。
明報記者 王艷喆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24/4/i72d.html
epeter: 亞洲人始終比較謹慎,不會打沒勝算的仗,只是虛張聲勢也要令對方雷倒。
【明報專訊】朝鮮半島局勢再趨緊張,但內地學者認為,兩韓「擦槍走火」開戰的可能性不大,中方雖會顧及韓方感受和美日立場,但因維護東北亞局勢穩定最符合中國核心利益,故肯定不會支持嚴厲制裁朝鮮。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說,朝鮮一貫實行戰爭邊緣政策,雖不能排除會因情緒化行動令局勢失控,但這種可能性不大。「對韓國來說,與朝鮮打一場持久戰一定會贏,但也吃了大虧,因為首爾 在朝鮮大炮導彈射程範圍內;朝鮮亦會意識到,大規模宣戰勢逼美國介入,等於置整個國家於危險」。
「再次」挑釁方發難 李明博露口風
張璉瑰說,逼於國內壓力,李明博政府必須有交代,故要表現出強硬姿態,但其實韓方並不願看到朝鮮作出激烈反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朝韓問題專家于迎麗,便注意到李明博表示朝鮮「若『再次』挑釁,(韓國)將採取報復措施」的用詞,「實際上韓方已經『鬆口』,在對事件進行側面化解」。
美日今次高調撐韓國,背後各有考量,但內地學者並不認為美方是想藉機向中國施壓。不過事件確令既要維持東北亞穩定、又要維護「負責任大國」形象的中國陷入兩難。張璉瑰認為,中國不是天安艦事件的當事國,沒掌握任何證據可證實或證偽,因此沒資格對任何一方進行無罪辯護;于迎麗則表示,中方或承認韓國的報告結論,表態理解韓方情緒和提交安理會討論的要求,但預料不會同意對朝鮮實施嚴厲制裁。
朝鮮關係核心利益 「中國像被脅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亦指出,冷了數年的中朝關係,正進入2005年以來的最暖熱階段,中方意識到,面對接班人、貨幣改革、兩韓對立等一系列問題的朝鮮,正處最困難時期,不穩定因素在增長,一旦朝鮮動盪,中國核心利益將受重大衝擊,「在韓方調查天安艦期間,中方接受了金正日訪華,就表明中國認為維持朝鮮穩定已非常重大緊迫,以致必須忍受韓國對華情感和中韓關係因此受到的損傷」。但中方亦有底線。時殷弘說,若朝鮮搞出嚴重軍事衝突,中方定會採取嚴厲態度,但即使如此,也未必會切斷所有對朝援助。張璉瑰表示,中國有時就像是被朝鮮脅持的人質般,金正日早前訪華,就有打「中國牌」的意圖,告訴世界「中國在支持我們」。
明報記者 王艷喆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24/4/i72d.html
epeter: 亞洲人始終比較謹慎,不會打沒勝算的仗,只是虛張聲勢也要令對方雷倒。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示威者踩場 全球禱告日爆衝突
2010-05-24
約10名「回歸基督精神同盟」成員企圖在場內展示標語,隨即遭多名穿藍色背心的工作人員阻撓。(余俊亮攝)
工作人員被指邊喊「耶穌愛你」邊推人
【明報專訊】昨日在香港大球場舉行的「全球禱告日」,有信徒事前揚言會「踩場」,抗議大會未有關注內地維權及異見人士被囚等議題。主辦單位「全城更新」有備而戰,除了拒絕示威者入場,又出動十多名工作人員阻止示威人士行動,又阻止記者採訪衝突場面,個別記者受傷及器材損毁。有示威者表示,有工作人員一邊喊着「耶穌愛你」,一邊用力推撞,又搶走他們手上的標語及面具。
記者受傷 主辦單位:未確認身分致誤會
「全城更新」昨晚發表聲明,指有參加者在場內示威,不遵守大會的守則及指引,影響正常程序,大會義工嘗試勸止期間,有部分傳媒上前拍照,混亂當中大會義工未能確認記者身分而引致誤會,對此深感遺憾及抱歉。祈禱會主持之一馬時亨(相關)指出,由於預早已知有人會在昨日的祈禱會上搞事,因此大會動員了一批義工負責保安。由於他們並非專業「保安」,所以最終還是跟記者發生衝擊。他形容事件是一場誤會,有關人員已向記者道歉。至於大會事後報警,是想事件得到一個公正處理。
馬時亨說,昨日的祈禱會算是「順利地進行」,不單止天公造美,亦沒有因任何事故而要腰斬,「要感謝神的照顧」。
拉隊抗議的「回歸基督精神同盟」創辦人之一林子健表示,對大會拒絕部分成員入場感遺憾,又譴責場內義工以箍頸、推撞等粗暴方法對待。3名成員昨晚已到警署報案,指大會工作人員傷人及毁壞示威道具,但警方以此事屬民事糾紛而不受理。兩名在推撞中受傷的攝影記者亦已報警備案(見另稿)。
「快必」被拒入場 派單張遭收回
由於同盟事先張揚會「踩場」,大會昨日嚴陣以待,見同盟成員在場外派發宣傳單張,即以單張並非大會派發為由,向進場人士收回單張,而6、7名成員包括林子健及「快必」(譚得志),則被大會拒絕入場。譚表示,工作人員告訴他昨日是私人聚會,大會不歡迎個別人士進場。
指被強扯臉上劉曉波面具
成功入場的示威者文可風則稱,進場後即遭多名工作人員緊盯,當他們嘗試戴上印有劉曉波等人相片的示威面具時,工作人員立即阻止,「即使(面具)已戴在臉上,他們也強行扯下來。」工作人員又從示威者手中強搶印有標語的十字架道具。
另一示威者阿Roy則表示,他遭3名工作人員箍着胸口強行帶走,「有工作人員大叫『耶穌愛你』一邊推我」。他說,工作人員身為基督徒,「這樣對待弟兄姐妹,非常悲哀」。
epeter: 以前在說的聚會時曾經也有搞事分子示威,若將來遇著這班激進派出現,還是有請場地保安和警方處理比較好,以免被人誤會「耶穌推你」。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奧巴馬強調要建立新國際秩序
(3).jpg)
(星島)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14:02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六出席西點軍校畢業禮時強調,美國不能在這個世界上單獨行事。他保證會繼續努力,擺脫前總統喬治布殊的政策,重新制訂一套全新的國家安全策略,建立一套「新的國際秩序」。
美國現時還要同時應付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奧巴馬重申,未來的政策仍然以維護美國安全為重點,但他暗示,會放棄前總統喬治布殊所推捧的「牛仔外交」和「先發制人」的政策。
他說:「這個世紀的重擔,不能全部都放在軍人身上,也不能由美國單獨去肩擔。我們的敵人樂於見到美國疲於奔命,虛耗力量。」
記得在2002年,即「911」恐怖災難發生後,喬治布殊定下一套「布殊方針」,對一些威脅美國安全的外國和恐怖主義組織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奧巴馬將於日內公布各方注目的新一套國家安全策略。外界相信,奧巴馬會帶領美國擺脫這項一直引起非議的政策。
在周六的演說中,奧巴馬強調政府必須與各個情報機構及部門合作,避免襲擊事件發生。美國一定要與現時的夥伴國鞏固及加強聯盟關係,並爭取與更多國家結盟,同時繼續在世界各地推動人權,保留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
奧巴馬解釋,美軍繼續在阿富汗作戰,唯一原因是當年幕後策動「911」恐怖襲擊的「基地」恐怖分子,到今時今日仍然策劃陰謀。
他又警告稱,美國和其他盟國在阿富汗執行軍事任務,未來還要面對重重困難,但他有信心最終都可以成功。
奧巴馬去年12月也訪問過西點軍校一次,當時他剛剛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宣布增派部隊到阿富汗,加強對付激進武裝分子,在社會間引起爭議。
不過,有人批評奧巴馬上台一年半以來,所推行的外交政策曝露美國的弱點。他未來面對的挑戰,是當戰爭持續下去,停戰遙遙無期的時候,如何爭取美國國內人民的支持。
epeter: 原來奧巴馬推行的策略就是叫做「新國際秩序」,和老布殊的New World Order有什麼不同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