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美國小鎮市民用手機拍到“微笑的太陽”

2010-06-29 東方IC


美國小鎮市民用手機拍到“微笑的太陽”。


盡管預算緊張、經濟萎靡、失業率居高不下,但如果太陽是開心的,我們當然也要打起精神來。


當地時間2010年6月28日,美國佛州度假勝地桑德斯廷的市民用手機拍到這樣一張神奇的照片,太陽公公在彩霞的遮擋下竟然變成了一張笑臉。拍下這張照片的市民說這是他們一生中拍到的最快樂的瞬間,希望每個看到照片的人都能會心的笑一笑。



epeter: 只要不像城市人匆匆的過日子,細心留意身邊的事物,太陽也會向你展現笑臉。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天坑”頻現是否會引發新的災難

2010-06-28 央視《面對面》

解說:地質災害嚴重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從今年4月份四川宜賓突現20多個“天坑”以來,全國各地有關發現“天坑”的報道紛紛出現,面對如此密集出現的“天坑”現象,有人認為這是地震的前兆,甚至有人聯想到電影《2012》中出現地面塌陷的情景,認為天坑預示著更多的災難。

記者:大家都在關心天坑的事實,尤其有的地方連續出現了40多個,所以就有人有些恐慌和猜測?

殷躍平:我們國家應該這樣講,最近幾十年沒有一個天坑。

記者:那這個不是天坑嗎?

殷躍平:不是,天坑有嚴格的定義,\規模很大,往往有一百米以上的直徑,然後深不見底,就是起碼一百米以上。像小寨天坑是666米直徑,深度是600多米。現在我們看的,主要是塌陷為主。

記者:只能叫塌陷?

殷躍平:塌陷,或者叫豎井或者叫落水洞。

記者:以前常不常見?

殷躍平:以前不少,我們國家,我們做過統計,每年大概有350到400起,廣西最近幾年一直有塌陷,像高速公路的旁邊都有塌陷,範圍比宜賓的還大。
解說:國土部門的監測結果顯示,近期全國出現的塌陷事件比往年同期要頻繁,特別在西南地區這種現象更加突出。

記者:也會有人擔心,覺得今年這樣的坑出現的話,會不會又意味著這個地方要發地震了,有這種可能嗎?

殷躍平:來賓是塌陷引發地震,引發了……

記者:確實可以引發?

殷躍平:有,這種現象多,我們叫做陷落地震。但是它的級別很小,2.0,都感覺不到,人感覺不到,就在附近有記錄。

記者:您是說不可能引發大的地震?

殷躍平:它不可能。

記者:但是汶川地震之前,不是也出現了地面塌陷嗎?

殷躍平:它是有這種叫時間上的吻合,但是沒有關聯性。如果要統計關聯,可能它的相關系數很低,就不能作為我們的科學依據,或者不能作為工程決策的依據。比如今天地震,哪個人感冒了,有這個現象,但是它不是,沒有規律。
解說: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塌陷頻繁出現呢?殷躍平認為近期出現的塌陷與具體的地質構造和氣象條件有關。除此之外,一些人為因素也不容忽視。
這是廣西橫縣雲表鎮六河村5月23日出現的一個大坑,直徑30多米、深10多米,在離大坑200多米遠就有一個礦石開採點。

記者:很多村民都猜測這兩者之間有關系沒有,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定論,從您的專業角度來分析的話,有這種可能性嗎

殷躍平:我們有專門的調查報告,國土部門去調查過,然後有專門的報告,認為是與採礦有關。

記者:有關?

殷躍平:但是它的關系從地面看不出來,它是管道,我們叫地下河或者管道,你可能在幾公里的地方採礦,但實際上你把管道水輸幹了,它的上游已經沒水了,或者下游沒水了。

記者:我不太清楚這個管道是指什麼?

殷躍平:就是像自來水管一樣,我們在這個地方喝水,也可能在幾公里的地方他把它截斷了或者排幹了。岩溶地區就是這樣的特點,它跟平原地區不一樣,平原地區是平面的,我們叫含水層,它是一層一層的下去,就像一個平面、一個平面的。但是在岩溶地區它是形成管狀的流動,所以往往你這邊採礦,你沒有意識到其他地方已經出事了。

記者:那我不明白,你採礦之前不是也要經過國土部門的許可嗎,是吧?

殷躍平:對。

記者:那麼對于這個底下的水層是怎麼樣分布的,應該有一個……

殷躍平:以前這方面不太完善,現在專門做評價,對整個地質環境的擾動,然後帶來的破壞,你就要有一定的,你必須拿出一定的費用來進行,我們叫恢複、複墾,或者如果對環境破壞以後就要賠償,如果再破壞賠償不了,可能就要停產、限產。

記者:那您像我們看到的這個塌陷,如果說它把這個管道破壞了,這能恢複嗎?

殷躍平:成災以後不能恢複了。
解說:通過研究殷躍平還發現,近年來出現塌陷的原因中,人為因素所占的比重在增加,特別是過度開採地下水也成為地面塌陷的一個主要成因。

殷躍平:我們從最近幾十年的研究資料來看,很多,特別北方,北方的塌陷都與地下水的抽採有關就是像唐山,唐山我們看到80年代它有一個體育場,就在主席台旁邊一個大的塌陷出來。原來以為與地震有關,後面做調查以後知道是地下水位過度開採。

記者:這個過度的開採有多嚴重,你們有統計嗎?

殷躍平:有,我們有專門的監測網,像華北平原,在50年代的時候,像滄州這一帶,它的地下水基本上跟地面是,是排洩區了。然後上個世紀70年代是十幾米,地下水位埋深,現在已經到地下一百多米了。

記者:如果這樣發展下去會是一個什麼結果?

殷躍平:形成了一個大的漏洞,所以滄州的地面沉降是很嚴重的。然後天津也是沉降區。

記者:對整個上面的城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影響?

殷躍平:像在海邊,上海、天津,一般它都是幾米高,就是高于海平面,然後你沉降一兩米,你的防護大堤要求就很高,你最後出現問題。
解說:對目前我國地下水的現狀,殷躍平心存憂慮。因為過度開採地下水,水資源總量在不斷減少,而引發的一系列地質災害卻在不斷增多,對我國水資源實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已經迫在眉睫。

記者:有人靠直覺覺得說,沒關系,地下水可以再生嘛,下雨慢慢它就自己恢複了,真的能這樣嗎?

殷躍平:淺層水可以,淺層就是淺表,像長三角地區可以,然後在華北平原的地下水都是很老的,我們做了測試,最老的可以到幾千年甚至上萬年,所以它的整個補給很慢。\但現在真正比較潔淨的,水質比較好的,都是比較深的地下水,都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所以必須要愛惜它。

記者:但是現在城市化、工業化,這個速度還在往前,也就是說這個用水的需求只會增加,很難減少?

殷躍平:可以做有效的管理。

記者:指什麼?

殷躍平:你看我們國家的,特別是北方地區的水資源構成,農業用的比較多,像北方不是出大米嘛,把這個稻田逐漸的給它改掉,就是耗水的農業用水給它改掉。另外改變這種漫灌的用水習慣,另外水的循環利用,同時有一些高耗水的工廠搬遷或者停產,總會找到一些辦法的。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1/1/1768743/1.html

epeter: 即使只是塌陷,也會對人造成危險,但這位專家說完了,就好像完全沒有能力解決問題。2012年對他們也是絕望,只有選擇神才有盼望。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加拿大首都附近發生5.0級地震 震感持續30秒

2010-06-24 中國網
中國網訊 據加拿大《多倫多星報》6月23日報道,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附近當地時間23日下午1點41分(北京時間24日凌晨1點41分)發生5.0級地震,震中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交界附近地區,地震持續了30秒左右,大多倫多地區和安大略南部大部分地區有明顯震感。

地震發生後,安大略和魁北克部分地區受影響最為嚴重,其中即將舉行G-20峰會的多倫多也受到了地震影響,當地多處建築物組織人員疏散,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

地震的震中位于魁北克省加蒂諾以北45公里處。位于渥太華以北近100公里的格雷斯菲爾德市的市長里爾-奧卓恩稱:“人們非常慌張,雇員們在哭泣,他們被送回家了。”

奧卓恩稱,格雷斯菲爾德市市鎮大廳、社區中心的屋頂都出現了裂縫,當地教堂遭到了嚴重破壞。房頂和聖器安置所的牆都倒塌了。在“兩個世界”小旅館內,旅館的餐廳發生了部分倒塌,煙囪也倒了。他說:“有多處地方受損,不過,令人高興的是沒有人受傷。”

地震專家稱,北美大陸這一地區雖然不頻發地震,但這一地區也發生過地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門的地震學家塞利維亞-哈耶克稱:“就世界地震的強度而言,5.0級地震被認為是一種溫和的地震。對于我們來說,這是在東部地區發生的一場大地震。這提醒人們,東部地區確實有地震。”

由于20國集團峰會,多倫多大學研究地震的地質系助理教授拉塞爾-普斯基威克在地震發生時正在家中。他對《星報》稱,他當時正在樓上。他最初以為是他的女兒起動了DVD碟片。他隨後看到整個房子發生了晃動,意識到發生了地震。這是地質學家的夢想。他解釋說,地質板快承受了一定的壓力,這是地震發生的原因。普斯基威克稱,可能會發生余震,但余震的強度不會很大,人們不太可能感受到余震的發生。

媒體報道稱,此次地震引發的震動持續了5至30秒。上次這一地區發生的大地震的時間是1998年10月,安大略南部地區當時發生了里氏5.4級地震。

在多倫多,多倫多公車局和安大略省公車公司稱,交通服務沒有中斷,但是從多倫多東部地區前往渥太華的火車乘客被告知,他們的行程可能延誤,因為由于地震,火車只能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前行。

多倫多市政廳的一位發言人稱,在進行初步評估後,多倫多市的建築物和基礎設施沒有在地震中受損,交通或者運輸線路沒有中斷。多倫多市新聞主管凱文-薩克稱,應急服務或者公共工程未接到求助電話,也沒有收到建築物倒塌或者人們需要緊急救助的電話。多倫多水利部門也稱,安大略省的服務沒有中斷。

在多倫多市中心,數百個建築物內的人群進行了疏散,數千人離開了辦公樓,一些人是被奉命撤離的。安大略省教育廳的教育官員米歇爾-拉維爾迪埃爾稱:“椅子在動。我的部門主管從他的辦公室走出來,下令人們離開。沒有響警報,也沒有人慌張。辦公室里有人說‘哦,這是地震,馬上離開。’”

在城市的西端,金融咨詢人士卡路爾-馬利娜斯稱,地震使她腳下的地板發生了震動。她說:“你可以感覺到,計算機顯示屏、監視器都開始晃動。這持續了5秒鐘。我向我身邊的女孩望過去。辦公室的所有人都站起來,四處張望,以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曇華)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558753/1.html


epeter: 這場罕有的地震是衝著G20峰會來嗎? 這個匯集世界最富強國家首腦的會議,目的是推行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個充滿邪惡概念的組織。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奧巴馬演講頻遭蒼蠅騷擾數度打斷

2010-06-23 中國新聞網



一只蒼蠅落在美國總統奧巴馬臉上。


中新網6月23日電據美國媒體23日報道,對于近來因墨西哥灣漏油而焦頭爛額的美國總統奧巴馬來說,美軍駐阿富汗最高指揮官麥克里斯特爾向他“大放厥詞”無疑令人怒火中燒。但就在此時,總統卻被另一位“不速之客”戲耍了一番。


報道稱,22日,奧巴馬在白宮東廳就醫改問題發表演講。演講中,一只惱人的蒼蠅不停的在奧巴馬臉旁徘徊,它甚至一度還停在總統的上嘴唇“歇腳”。平日里指點江山的總統面對這一狀況也顧不上保持形象,數度中斷演講用手驅趕縈繞耳邊的蒼蠅。


像這樣蒼蠅與奧巴馬的“親密接觸”已不是第一次發生。去年6月,在接受美國NBC電視台專訪時,鏡頭前亂飛的蠅蟲就曾令總統頗為難堪。就連奧巴馬自己都覺得自己與蒼蠅“有緣”。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557907/1.html

epeter: 在聖經裡有提過的鬼王別西卜,即是「蒼蠅王」,看來這稱號也很適合奧巴馬。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大腦松果體可能是「第三隻眼」

(商台)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15:21
【商台互動國際組】如果說人有第三隻眼似乎有點荒謬,最近科學家發現人類大腦中的松果體對光有反應,松果體可能成為人類第三隻眼。

松果體功能有待開發
松果體位於中腦前丘和丘腦之間,長5至8mm,寬3至5mm灰紅色橢圓形小體,又被稱為腦上腺。近年科學家發現許多低等脊椎動物松果體是內分泌器官,對光產生反應,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Melatonin)有助識別晝夜時間。

過去科學家認為松果體不能直接感光,需透過視網膜感光受體才能感光,1999年4月科學家陸卡斯(Lucas)等人在權威雜誌《科學》發表論文,他們利用失明小鼠做實驗,透過實驗他們認為松果體是不能對光產生反應,繼而提出「非經典感光受體」假說,由於「非經典感光受體」假說的支持理據不足,陸卡斯等人表示這一假說有待進一步探討。同時有科學家認為松果體與視網膜相似,可能是直接感光器官,松果體被稱為「折迭的視網膜」,科學家假設大腦存在光傳導通路,松果體就能直接感光,若松果體可感光又有什麼作用,目前仍沒有任何答案。

冥想、打坐激發松果體
最近科學家在清理實驗室魚缸時,發現被稱墨西哥盲魚的墨西哥麗脂鯉(Astyanaxmexicanus)居然能對光產生反應,原來盲魚是利用牠們的松果體對光有反應。英國 視覺色素專家吉姆‧波馬克表示研究證實部分動物松果體能產生光感應,而神秘學家也認為可透過靜心冥想、打坐等方式激發松果體退化性後,可捕捉連肉眼也看不見的光,不用透過視神經傳導也可直接看到,開啟松果體功能後,人類才是真正的大開眼界。德學科學家笛卡兒表示如果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松果體就是靈魂所在之地,意大利 一項研究表明切除松果體後會促進人體部分腫瘤生長,而正常松果體可能具有防癌作用。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22/18/is22.html

epeter: 激發松果體將會成為趨勢,為要引入666系統,在2012年前植入晶片。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全球表現最差的經濟體

2010-06-21

這些國家並非時運不濟,他們的貧困源自人禍。(圖 - 榜首:辛巴威)
撰稿:Daniel Fisher,

來源:福布斯

加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和發電量可達十億瓦特的阿克松博 (Aksombo) 水電站,該發電站旨在為非洲最大的鋁熔煉爐提供電力。然而,自2009年以來,這個鋁熔煉爐已處於閒置狀態,因為鋁價下滑和持續的電力短缺已迫使該國政府將電力輸往其他地方。


在全球管理最差的經濟體中,加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本不應成為窮國,但事實上卻是如此。這個西非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去年下滑了9%,至621美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調查的184個國家中排名第154位,落後於資源貧乏的海地。儘管坐擁全球最大的金礦和鋁土礦資源儲備,並擁有阿拉達克石油公司 (Anadarko Petroleum)等企業正在開發的大量近海石油,但去年3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和49億美元的沉重外債已使該國深陷財政困境。





今年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加納首席代表 Peter Allum 曾表示:「加納的問題主要源於國內。」《福布斯》將加納排在全球表現最差經濟體榜單的第九位。

如今,被戲稱為「歐豬四國」(PIIG)的希臘、葡萄牙、義大利和愛爾蘭四國正在奮力扭轉多年來不負責任的財政政策,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但與某些國家比起來,他們的管理水準反而顯得極為出色。《福布斯》借鑒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下並不斷減少、貿易赤字嚴重和高通脹國家的資料。這些都說明了無視國內自然資源財富的糟糕經濟管理。


所有這類國家至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政府的裙帶資本主義政策、亂征亂收或者專橫執法阻礙了私人投資,進而損害經濟增長,這既導致了這些國家的貨幣貶值從而難以償付政府債務,又阻礙了國民為了改善個人經濟狀況而對教育的投入。


世界銀行扶貧及經濟管理網路 (Poverty Reduc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Network) 副總裁兼負責人奧塔維亞諾-卡努托 (Otaviano Canuto) 表示:「這些脆弱的低收入國家大多都深陷困境,他們的國內環境無助於投資,不僅在生產和農業改良方面,在教育方面也是如此。」


辛巴威位列榜首並不意外。在2008年末,政府獨裁者羅伯特-穆加貝 (Robert Mugabe) 試圖狂印鈔票挽救他自己制定的錯誤經濟政策,結果導致年通脹率高達難以置信的百分之五千多億。去年,在流感病毒爆發之前,辛巴威的各家餐館不得不張貼告示,提醒顧客不要把幾乎分文不值的辛巴威元當作廁紙使用。後來辛巴威放棄了自己的貨幣,允許用美元和其他國家貨幣進行交易,於是通脹率逐漸下跌至5%左右。不過,辛巴威去年仍然不得不進口50萬噸玉米,以彌補國內缺口,該國曾經非常繁榮的農業已一去不復返。


在榜單上位列第五的是尼加拉瓜,其貧窮和經濟停滯問題非常嚴重,為拉丁美洲國家之最。在2009年,尼加拉瓜的通脹調整國內生產總值下滑了1.5%,自上世紀80年代社會主義者、丹尼爾-奧爾特加 (Daniel Ortega) 總統上臺執政以來,外國投資者便不再投資尼加拉瓜。2007年,奧爾特加又重掌大權,紡織業製造商紛紛倒閉,在2008年不公正的選舉之後,歐洲援助機構也不再願意支持奧爾特加政府。這個社會主義者天堂有一個可靠的收入來源,那就是國外僑民的匯款,在2008年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3%。


利比理亞排在第八位,這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因幾十年來的貪污腐敗和內戰而深陷貧困。自2005年以來,該國局勢變得相對平穩,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可能達到6%,然而其國內生產總值還不到9億美元。橡膠出口是利比理亞最大的外匯來源,創造了1.7億美元的外匯,另外1800萬美元的外匯則來自於國外船隻的註冊費,但這些外匯收入難以減輕該國34億美元的債務負擔。去年,商業信貸機構同意利比理亞只償還3%的債務,這或許又會使利比理亞陷入舉債和違約的怪圈。安賽樂-米塔爾公司 (Arcelor Mittal)(MT–新聞–人物) 將於2011年開始從 Yekapi 礦區往外運送鐵礦石,預計屆時該國經濟增長或許會有所起色。


厄立特里亞也經歷了內戰,這或許就是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3美元的原因。按照這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準,厄立特里亞在185個國家中排在第176位,在《福布斯》全球表現最差經濟體榜單上位列第七。糟糕的政府也是元兇之一。在這個於1993年脫離埃塞俄比亞獲得獨立的東非國家,80%的就業人口從事於農業部門,但產出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美國國務院表示,該國執政黨人民民主和正義戰線(PFDJ)「已經實施了專橫且複雜的法規要求」,這會有礙國內外投資,而且該党還時常沒收他人財產。


世界銀行的卡努托表示:「貧困本身不足以引發衝突,但每當貧困和衝突形勢同時出現時,國家必然深陷困境。」


如同榜單上的許多國家,排在第六位的布隆迪也有大麻煩:臃腫的政府機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該國公務員工資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2%,而63%的人口仍難以解決溫飽問題。這個仍然還在舔舐多年內戰傷口的國家,需要58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但其出口額(主要是咖啡)只有6800萬美元,難以支付這筆鉅款,而且其進口額去年達到2.75億美元。此外,24%的國內通脹率也令問題雪上加霜。


全球金融危機確實提供了些許希望,使這些長期管理不善的國家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除了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都勉強度過危機,而沒有像以前那樣依靠劇烈通脹和債務違約。


卡努托認為墨西哥、巴西和烏拉圭在經濟管理方面的表現尤為出色。他說道:「這和宏觀經濟政策有很大關係。減少慣有的違約行為帶來了好處,拉丁美洲從中學到了艱難的一課。」 撰稿:Daniel Fisher,福布斯
epeter: 民無知識 ,民就滅亡。即使擁有天然資源,沒有知識去開發也是浪費。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豬流感再變種 恐愈變愈惡


(經濟日報)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06:00
【經濟日報專訊】港大最新研究發現,人類豬流感病毒傳回豬隻後可基因洗牌,演變成結合3種病毒基因的全新病毒,且會「豬傳豬」。專家指,新病毒如何威脅人類、會否爆發夏季、甚至冬季大流感,仍然屬未知之數,但是不排除基因洗牌愈洗愈惡,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世衞昨回應認同港大的評估,而本港衞生防護中心亦指,會加強監察流感病毒會否出現變異。
人類豬流感去年威脅全球,近月卻平靜下來,但病毒原來已悄然變種。港大每月恒常流感監察,每次抽取250個來自本地屠房的豬隻樣本化驗。最新研究顯示,豬流感病毒傳回豬隻,更出現基因洗牌,可產生全新病毒,研究結果刊登於權威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管軼︰新病毒包含3種基因
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及裴偉士領導。管軼指出,去年10月至今年1月已4次在豬隻發現10個人類豬流感病毒樣本,顯示該病毒重複地由人類傳染豬隻,最重要是今年1月7日,發現一個樣本出現基因洗牌,可演變為全新病毒,目前人類仍未發現有關新病毒。
新病毒包含3種病毒基因,分別來自北美三重重組型豬流感病毒(整合了人、鳥、豬流感基因的多重重組病毒)、歐亞禽流感樣豬病毒及人類豬流感病毒。
毒性不強 難估如何威脅人類
研究人員及後進行動物實驗,5隻豬隻注入新病毒,再安排兩隻健康豬隻共同生活及2隻隔離豬隻,及後發現2隻健康豬隻受感染,但沒明顯病徵,而受隔離的2隻豬隻則沒染病。
動物實驗顯示,新病毒的毒性不強,雖可豬傳豬,但染病的豬無明顯病徵。至於傳到人類又如何?管軼強調目前無法確定︰「豬流感經第一波及第二波,第三波情況如何,實在難以估計!」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梁卓偉強調,今年2月後港大再沒在豬隻發現基因洗牌或感染人類豬流感的情況,當局亦預計下月底是另一個流感高峰期,將會密切監察。
面對夏季流感及冬季流感威脅,管軼指,新病毒如何威脅人類、是否引發流感大爆發、一旦與殺傷力更強的H5N1或H9N2禽流感病毒洗牌,對人類造成的威脅等問題,坦言現時仍是未知之數。
「科學不是上帝,我們對新病毒的認識太少,最重要是全球監察豬隻的流感情況。」管軼說。
世衞已接通報 認同港大評估
港大下一步將研究病毒的變化,進行人類細胞或活體研究。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昨回應稱,若新病毒出現人傳人,則屬全球問題,非常關注變種的情況,尤其豬隻與禽流感病毒出現洗牌效應,並會加強監察。
世衞(WHO)大流感發言人回覆本報指出,已經接獲本港衞生署的通報,認同港大的評估,流感病毒變異正持續發生,對人類健康及動物健康的重要性仍然難以預測,估計今次發現暫不構成風險加大。
不過,世衞認同加強監察動物身上的流感很重要,目前已有國際組織進行這方面監測,世衞將繼續與其合作,密切注視病毒的任何轉變。
epeter: 若說「科學不是上帝」,是否暗示上帝造豬流感出來? 各大藥廠用這個原因來隨意濫製疫苗發大財,他們就是魔鬼了。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曾蔭權談辯論勝負全文



(明報)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18:45

行政長官曾蔭權表示,昨晚的辯論,對於本港民主發展,他深信一定有好處,沒有壞處。
曾蔭權今日在國際扶輪3450地區聯席午餐會致辭,以下為全文:

各位好!這一陣子,如果你不是球迷,又不特別關心政改,可能很悶。除了全城投入世界盃外,我相信我和余若薇議員昨晚的電視辯論,也是一個公眾焦點。有人話,這場辯論好像昨晚世界盃「阿根廷對南韓(韓國)」,戰果反映雙方實力差距很大。但我太太跟我說:「南韓都打得過半場,你卻過不了。」她又說:「你跟我吵架都贏不了,怎贏得了余若薇議員?」但對我來說,我的確已是盡力而為,亦都要虛心接受其他人的評價。我覺得辯論勝負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香港市民支持民主政制向前走。為了這目標,任何代價都值得。

的確,在很多情況下,人物比事情更容易引起興趣。例如看足球,我們都喜歡看球星。近來某體育用品廣告,講到球員在球場上成敗,好像就是他們一生和國家榮辱所在。在政治世界裏,情況也差不多,公眾往往留意政治人物的言行,多於制度上安排,法律條文等硬資料。這一點我是明白的。我自己看歷史,也是喜歡看公侯將相的故事;你看得到,在現代政治中,政治人物的浮沉,政黨興衰,選舉勝負,也總是來得吸引。昨晚辯論之餘,出現各種關於余若薇和我的分析、評論,包括有些評論員是時裝界人士,評論我們的衣著和呔、我在辯論裏面「黑口黑面」幾多次。甚至有些電視台請了練馬師,當我是匹馬來點評--只是(評)我,不是余若薇議員。

正因如此,政治人物和政黨都非常著重自己在公眾眼中的形象,特別是在支持者眼中的形象。這是無可厚非的。在民主政治中,這些可能是政治人物和政黨的生存和致勝之道。這些我也要學習。

但是,從政者永遠不能忘記一件事,政治終歸是「眾人之事」,在香港來說是全港人的事,政治的目標,是要為一群在同一地方生活的人,同坐一條船的人,得到最大的福祉。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亦曾形容,「政治的目的是追求至善」。政黨、選舉這一切,應該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中介。無論在任何時候,個人和黨派的利益,都不應該凌駕社會整體的利益。市民亦應該有洞察力,監察從政者,確保這樣的事不會發生。

一般來說,在民意的制衡下,這樣的情況不應該發生。我想起一些例子。譬如政府提議增加綜援或老人金時,很多政黨都會嫌加幅加得少,都希望加多點。通常我們經過一番討論,討價還價後,他們始終會支持政府的建議,可能這加幅與起初的要求很不同,為甚麼他們支持呢?因為他們知道增加的金額可以切切實實地惠及市民。相反,如果他們堅決否決,受惠者可能一些錢也拿不到,亦可能向他們表達不滿。透過這種平衡,政黨在爭取最大的黨派利益的同時,亦適當地與政府和其他黨派自動協調,使整個社會都得益。

不過,在最近的政改事情上,這種黨政的制衡似乎有些失效。雖然近七成半市民認為我們的政制不應該原地踏步,多數民調顯示較多市民認為立法會應該要通過方案,但我們直到今天為止,亦未有足夠立法會議員的支持票數。

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首先,我們通過政改方案的門檻是比較高,一般政府政策,我們需要過半數議員支持便可,但修改憲制的安排,需要三分之二議員支持才可,單憑任何一方面的力量是不足夠的,我們一定要得到不同意見議員的支持,才能成事。只是得到民主派的支持,可否通過?不行;只是建制派那面,又不行;問題是如何在中間找到最大公約數。

所以,政改和剛才我所說的綜援、老人金事宜,性質上有點不同。很多市民覺得政治問題都不「埋身」,雖然有意願、有取向,卻不一定會主動向議員反映。另一方面,部分較激進的泛民黨派堅持不作妥協,持較溫和立場的民主派,雖然主張溝通對話,但受制於較激進的泛民黨派或基本支持者,難以調整立場或作出妥協。

這也正是我們發起「起錨」行動的原因,我很希望喚醒市民,關注政改,特別是「原地踏步、全民皆輸」的後果。我希望不同黨派議員都回歸民意,以大局為重,以香港整體利益為最終的考慮。

我明白,我們身處一個自由而多元化的社會。每個人都有權堅持己見,互不相讓。有時候,說「大局為重」、說「整體利益」,隨時被說成「河蟹」,不尊重個人爭取權益的權利。要說服其他人要以「大局為重」,要顧及所謂「實際情況」,要適當妥協──這些是政府經常強調的,也不是容易做到。另一方面,個別政黨對自己的立場有所堅持,和關注他們支持者的取態,是無可厚非的。但我始終認為,在「政治理想」和「政治現實」之間,是可以找一些適當的平衡點,而唯一的考慮,一定是社會的整體利益。

這個時刻就快來臨。下星期三,立法會就會考慮是否通過政改決議案。立法會議員按下贊成掣,帶給我們的社會,不單是一套更民主的選舉制度,更是一套更健康、更具互信、更講求包容共贏的政治文化,一定是有利於我們順利達到普選 ;相反,立法會議員按下反對掣,不單會令政制再一次原地踏步,更播下更多互相猜疑,互不相信的種子,帶來更多爭拗,更多內耗,會延及非政治的題目。兩個掣在立法會的標板可能相隔幾厘米,但後果,單單是政改這一事,就已經是另一個五年的等待。

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曾經說過:「一個人去做他必須做的事,不應計較個人得失,不應考慮種種的障礙、危險和壓力,這就是人類一切道德的基石。」擺在我們面前的,正是一件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政制向前邁進。這是考驗從政者能不能抵住壓力,作出有利社會的決定。

我以前做過多年的貿易談判工作,深深明白談判的困難。每個代表都想為自己的地方爭取最大利益,爭取多一打裇衫和多一打牛仔褲的配額都是好的。開始時立場往往與其他國家南轅北轍。但是怎樣也好,大家去到談判桌,怎樣能夠達成協議呢?就是大家心底裏非常明白,達成協議一定好過不達成協議。只要大家認清最大目標,無論談判期間如何劍拔弩張,談判各方最後最終都會務實地討論如何解決分歧。

這個過程是有時是漫長、痛苦的,尤其是重大協議的簽訂,經常弄到限期前一晚的深夜才成事。現在,我們政改的討論,亦差不多到了深夜時分,看來談判可能會無功而還,我們能否迎來明朗的清晨,在乎香港社會六十位立法會議員一念之間,在乎議員肯不肯放下黨派的考量,以社會整體利益為念,給香港民主展步向前的機會。我和我的同事都會盡力去游說,希望縮窄各方面的分歧,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但未到最後一刻,我們絕對不會放棄。

我今年六十五歲,今屆是我第二屆任期,我完全沒有連任的壓力。但香港政制向前發展,邁向二○一七和二○二○普選,是我一直的夢想,我亦很相信這是普羅大眾的共同願望。我很深信,一個「以民為本」的政府,是需要民主制度的承載;一個講「自由開放、法治人權」的社會,更需要實踐「互相尊重、多元包容」的真正民主精神。在邁向普選的過程中,我相信香港社會需要作多方面的準備,不單是民主制度的硬件方面,還有的是民主精神的軟件方面。

所以,我很相信,特區官員落區派單張,爭取市民支持,以至我邀請余若薇議員進行「史無前例」的電視辯論,會從根本上改變香港的政治生態。從今以後,從政者,不論行政當局還是立法機關,都要以更開放的態度面對市民;這種文化,會影響到政府和政黨議政的取態。執政者不能閉門造車,特別在重大事情上,要隨時準備直接面對市民解釋,爭取他們的支持。政黨也一樣,不能只顧自己黨派的意見和利益,要面對廣大市民。我相信,這本身就是香港邁向一個更民主的社會的體現。說到底,民主不單是講選舉制度,也不是四、五年一次選舉這麼簡單,而是一套傳統和文化,每一日默默地轉化著我們的生活取態。

所以,對於香港來說,昨晚的辯論,對於我們的民主發展,我深信一定有好處,沒有壞處。對於二○一二政改,我這次有機會親身將支持政改方面的觀點和政制向前發展的重要性,一一向市民陳述,我的目標已經達到。

世界盃的賽事仍在進行,政改方案游說工作如火如荼。世界盃的贏家只得一隊,但政改方案獲得通過,全香港社會都是贏家。多謝各位


epeter: 無論曾特首要向誰交待,也不能制止敵對勢力的攻擊。這個正是光明與黑暗互相制衡的遊戲,只能分高下,卻永沒有勝負。既然2012年前也由曾特首帶領政府,最好還是放下一般政見,共同應付急劇轉變的超頻世界。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美國家氣象機構:上月是全球歷史上最酷熱5月

2010-06-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美國國家氣象機構星期二說,上個月是有史以來最酷熱的5月。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數據中心負責人阿恩特說,這也是全球氣溫連續第303個月高于20世紀當月平均氣溫。

他說:“自1985年2月以來,每個月份的氣溫,都比20世紀的5月平均氣溫要高。”
阿恩特說,此一環球氣候長期暖化的趨勢,以及今年5月北極海冰覆蓋面積更少的報道,與地球氣候已經發生變化的科學論斷一致。

該中心說,他們還記錄到,今年3月至5月和1月至5月期間,地球的表面溫度也創下了歷來最高紀錄。

單只看全球陸地表面平均溫度,5月份和3至5月期間也是有史以來最熱的。而5月份和3至5月期間全球海洋表面溫度,也是有史以來第二高的,僅次于1998年。

5月份的地球陸海表面溫度為15.46攝氏度,比20世紀的14.8攝氏度平均值高了0.69度。

5月份全球陸地表面的平均溫度是12.15攝氏度,比20世紀的平均11.1攝氏度高出了1.87攝氏度,這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全球海面平均溫度為16.82攝氏度,比20世紀的平均16.30攝氏度,高出0.52度。

據觀察,全球大多數陸地都經歷異常高溫,其中北美東部、巴斯東部、歐洲東部、亞洲南部、俄路斯東部和非洲赤道地區,都出現異常炎熱天氣。

中國雲南經歷了1951年來最熱的5月,加拿大安大略省5月的氣溫也是創紀錄的。

但是在北美西部、阿根廷北部、亞洲內陸和西歐,5月份的氣溫卻降低了。德國經歷了有史以來第12個最涼的5月。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550990/1.html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研究證實糙米較白米健康

(星島)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16:01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顯示,吃糙米及其他全穀類米,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吃用精製白米的人士低得多。這項結果與長久以來吃糙米比白米健康的主張一致。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對19萬7千多名成人進行長達22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每周食用5份或以上白米的人士,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會比每個月食用不到一份白米的人高出一成七;而每周食用至少2份糙米的人,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則較月吃不到一份糙米的人低一成一。

研究人員指出,如果每天食用的白米份量,有三分之一以糙米替代,可以將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一成六;如果以大麥、全麥等其他全穀類取代白米,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更可降低三成六。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發現對於以米為主食的亞洲以及其他地區人口,具有重大意義;而從公共衛生的觀點,應該建議美國人以全穀類替代白米,作為主要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來源。

二型糖尿病又稱成人型糖尿病,肇因於肌肉組織、脂肪組織及肝臟等器官,對胰島素 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導致這些組織或器官應該進行的降血糖活動效果不彰。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15/3/in2t.html

epeter: 自從聽了完美食物,知道白米的害處後,已經少吃了粥粉麵飯。加上做了咖啡灌腸,身体也減了不少負擔。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日無人太空船隼鳥號著陸 解宇宙之謎


日本無人太空船「隼鳥號」昨晚返回地球,在空中劃下一道耀眼的閃光,最後降落在澳洲內陸的烏麥拉軍事基地區,科學家預計今天取回它的小型密封艙。路透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06.14 02:54 pm7年前升空前往太空採集小行星碎片的日本無人太空船「隼鳥號」結束50億公里的太空旅程,在昨天晚上返回地球,降落在澳洲內陸,成為第一個實體接觸小行星並成功返回地球的太空船,科學家預計今天取回它的小型密封艙,期望它達成空前任務,成功把小行星樣本帶回地球。

載乘密封艙的「隼鳥號」太空船昨晚在南澳大利亞省上空進入大氣層後,張開降落傘、降落在烏麥拉軍事基地區。

直升機搜索內陸區域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科學家表示已得知太空艙位置。他們希望這個耐熱密封艙有順利蒐集到「糸川」(Itokawa)小行星的樣本。

科學家指出,目前無法得知到底密封艙有無取得小行星樣本,但任何物質都可幫助了解太陽系早期歷史、星球如何誕生,並協助降低未來隕石撞擊地球的威脅。

隼鳥號2003年5月9日由日本太空總署的太空與天文科學研究所發射,於2005年9月抵達距離地球約3億公里遠系川(Itokawa)小行星表面。


epeter: 在太空中流浪7年的太空船,相信也帶了不少「手信」回來。希望之後不會只公開一粒塵,然後作1000頁報告話宇宙是來自一粒塵。

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加沙救援隊員公布錄像 稱以軍是為殺戮而來


2010-06-12 環球時報

環球網實習記者田苗苗報道,據英國《衛報》6月11日消息,日前一個以色列襲擊其中一艘赴加沙人道主義救援船隊的最新視頻錄像被曝光。該高清錄像據稱是一位名叫李的紀錄片制作人錄制,她當時就在遭受以軍襲擊的的土耳其籍“馬馬拉”船上。

以色列曾試圖沒收救援船隊船員的包括手機在內所有錄像資料,但是報道稱,李把錄像藏在了內衣里,從而成功地逃脫了被沒收的命運。

這個網上時長15分鐘的視頻畫面記錄了以軍對“馬馬拉”船只的襲擊過程。畫面中可以看到載有以色列突擊隊的充氣艇和利用繩索從直升機上到達船上的軍人。同時,還可以看到船上兩名男子手持彈射器瞄向上方的士兵。錄像中,該船船長通過擴音器說:“大家不要予以反抗.。.他們手里有實彈.。.請保持鎮靜,非常鎮靜。”錄像中還聽到了槍聲。

錄像中有一名船員對著攝像機說:“這有兩名流血受傷的士兵。”通過畫面可以看到其中一個正被抬下船內樓梯。李在接受採訪時說,這些士兵是在騷亂中受傷的,她說:“他們得到了我們船員的救治。”錄像最後可以聽到一名婦女叫道:“我們沒有槍支,我們是照顧受傷人員的平民。不要使用武力,我們需要幫助。”

李稱這次襲擊是“駭人的”,她說:“(以軍)就是為殺戮而來的,他們想占領這艘船。”
報道最後援引聯合國一庭外執行特別報告員菲利普。奧爾斯通的話說,以色列對該事件的調查應該“包括所有的錄像及從平民那沒收的其他資料。”他還說,調查應該獨立于政府之外,向公眾公開最後的調查結果。

5月31日晚,以色列海軍突襲了開往加沙的國際救援船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很多國家呼籲聯合國介入調查。但是以色列方面抵住國際社會的壓力,稱對該事件進行內部調查。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546641/1.html

epeter: 無論怎樣,雙方各持己見地爭論,以色列也不會是最終受害者。因為神永遠企在受膏者那一邊。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曾孫女車禍喪生 曼德拉確定不出席世足賽


時間:2010/6/11 16:54
撰稿‧編輯:楊明娟   新聞引據: 採訪、美聯社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發言人表示,由於曾孫女遭遇車禍喪生,曼德拉已經決定取消出席世足賽開幕典禮的計畫。

曼德拉13歲的曾孫女吉娜妮(Zenani Mandela),11日凌晨在參加完世足開幕音樂會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車禍而喪生。

發言人表示,由於遭逢這場家庭悲劇,目前已確定曼德拉不會出席世足賽的相關活動。

國際足總FIFA一向堅持足球至上,政治不能干涉各國足球發展。過去歷屆世界杯主辦國的精神象徵,幾乎都是史上最有成就的足球員,沒有政治人物。但南非世界杯從去年12月的抽籤儀式開始,一直特別尊崇曼德拉,將曼德拉力促進種族融合的成就,視為南非主辦世界杯最重大的意義。

曼德拉致力於全球和平和種族融合,終身成就受到全球景仰,不論在非洲和南非,沒有任何足球員的成就可以取代,曼德拉被公認是本屆世界杯最佳代言人。

曼德拉下個月92歲,由於身體虛弱,已經很少出席公開活動,但為了給南非隊最大精神激勵,原本預定開幕和閉幕都會親臨現場,但現在卻因為家中遭遇變故而取消這項計畫。

epeter: 在悲喜交雜的情況下,這位南非國父亦不能迎接這場末後的世界杯。神再一次警告世人不要用自己的方法意圖制造和平合一。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腦部杏仁體失調 易訴諸暴力

(星島)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05:30(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干犯暴力罪行的慣犯,其腦部主宰負面情緒的「杏仁體」或有功能失調問題。精神科專家指,自小經常接觸暴力資訊人士,杏仁體會對暴力行為感到麻木,未能意識到該些行為的後果,若他們因傷人被判監,出獄後有很大機會重犯,當局應提供心理輔導和治療。至於兒童有暴力傾向或行為如虐待動物等,宜及早接受輔導。

港大精神醫學系前系主任、國際腦神經與精神藥理協會港區籌委會主席鄧兆華說,位於側腦的杏仁體有如腦部情緒中心,令人產生害怕、憤怒和侵犯情感,如杏仁體敏感度不足,會對暴力行為和後果失去應有反應,因而攻擊他人或傷害自己,「好像老鼠不怕貓,貓不怕狗一樣」;若杏仁體反應過敏,遇到小事便會暴跳如雷,易患上抑鬱和焦慮症 。

不怕血 對暴力麻木
杏仁體出問題的原因,有先天的,也涉後天影響。先天與遺傳基因有關,如出生時血清素分泌失衡,加上自小接觸暴力,暴力行為便會被誘發出來。後天是指在生活環境常接觸暴力,令杏仁體麻木,對暴力、創傷和死亡習以為常,也不怕血。

本港和內地早前發生多宗斬人事件,鄧兆華說行兇者可分為三種,一是濫藥致腦部出現問題,二是精神病患者,三是自小在暴力環境下長大、杏仁體麻木的人。他強調,不是所有精神病患者都有暴力傾向,杏仁體失調的犯人被監禁後仍會重犯,如觀塘一名非禮慣犯出獄後涉重施故技,當局應研究他們的成長環境,給予適當藥物治療和輔導。記者 胡幗欣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09/3/ij4p.html

科學家:暴力電玩對小孩無害
(路透)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14:56
(路透紐約9日電)科學家表示,雖然暴力電玩遊戲可能升高玩家攻擊性與敵意,但也會讓他們獲益,電玩能訓練他們的視覺空間技巧,改善社交能力。

研究人員在美國心理學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出版的「普通心理學評論」(Review ofGeneral Psychology)刊登專文指出,電玩還能幫助抑制糖尿病和痛苦,作為配合心理治療的工具。

德州A&M國際大學(Texas A&M InternationalUniversity)的佛格森(Christopher J. Ferguson)說:「暴力電玩遊戲就像花生醬,對絕大多數小孩子並無害處,僅對少數早有個性或心理健康問題者有害。」

又說,研究顯示,暴力遊戲不會創造有問題的下一代青少年。中央社(翻譯)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10/21/ijht.html

epeter: 究竟暴力從何而來,是否從人的罪性產生出來? 信主的人會相對抑制暴力,原來這種悔改的行為都有醫學解釋。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泰旱情嚴重大米勢失收

2010-06-09
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泰國出現近2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水庫存水量短缺,導致今年8月完結的下一造大米可能失收。

泰國米廠聯會指出,影響所及,下一造大米產量或由原先估計的500萬噸,銳減至200萬噸。

泰國氣象台說,全球氣候轉變令到天氣乾旱,當有需要下雨時並不下雨。在正常情況下,泰國每年雨季會有3至4場季節性大雨,但官員指以今年的情況來看,只要有一場雨便已算幸運。

泰國農民每年種植2至4造大米,每年總產量2000萬噸,其中900萬公噸輸往其他國家或地區,另外約900萬公噸供國內市場。政府又會把年產量的一成預留作為儲備,以作穩定米價之用,從而令旱情不會導致糧食短缺。

皇家灌溉部總幹事差立指出,如果持續出現旱情,水庫未能補充水源,在供不應求下,泰國就會面臨用水短缺危機。他解釋,農業灌溉佔了全國供水量的七成,而供給國民使用的食水僅佔4%。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543287/1.html

epeter: 其實生活在香港已經非常之幸福,可以用合理價錢買到大量食物。所以連為2012年儲三個月糧都覺得多餘的話,那些自私的人沒有資格取笑作預備的人。

2010年6月8日 星期二

89歲資深白宮記者 因評論以色列失言風波退休


時間:2010/6/8 09:11

撰稿‧編輯:吳寧康   

新聞引據: 中央社
因為評論以色列失言引發爭議的白宮資深記者湯瑪斯(Helen Thomas),在為她的談話致歉後,她所服務的赫斯特集團(Hearst Newspapers)發表聲明指出,湯瑪斯7日宣布退休,即日起生效。

89歲的湯瑪斯是白宮記者團資格最老的一員。RabbiLive網站在5月27日白宮舉行的一項猶太慶典中,請教她對以色列的評論。當時湯瑪斯回答「叫他們滾出巴勒斯坦!」

湯瑪斯說,巴勒斯坦遭到占領,這是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不是德國也不是波蘭。猶太人可以回家,不論是波蘭、德國、美國或任何其他地方。

湯瑪斯的談話引發外界爭議,她在自己的網站「HelenThomas.org」上表示,對她有關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談話,深感抱歉。

湯瑪斯曾為合眾國際社(UPI)採訪白宮新聞數十年,目前為赫斯特報系擔任專欄作家。

湯瑪斯採訪過自從甘迺迪(John F.Kennedy)以來的每位美國總統,也曾擔任白宮記者協會(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會長。



epeter: 即使是一個縱橫政壇幾十年的資深記者,也看不透世界發生的事情,莫說現代主流報章所說的頭條有幾可信。若不認識掌管一切的神,只會被世界的思想充斥,最後也失去了盼望。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內地地陷危機四現

2010-6-7


圖:南昌發生路陷,一輛小轎車被卡在洞口\新華社

【大公報訊】資料顯示,內地出現「天坑」並非近日開始,4月27日,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硐底鎮紅旗村和石埡村陸續發生地層塌陷,相繼出現26個「天坑」,其中最大一個坑,經過一晚不停垮塌,坑口直徑從40米擴大到約60米。而「天坑」數量也不斷增多,至5月初,「天坑」數量為28個,至5月19日,更增至43個。

當地村民們相傳指「天坑」成因和煤礦有關,「天坑」所在的山名叫「雷打頂」,以前有個大灣煤礦在這裡挖過礦,但已經停產,其井口與「天坑」的直線距離約80米。

宜賓市國土局曾表示,硐底鎮屬於喀斯特地貌,這種獨特的地質結構使得其地質的岩溶非常發育,長期的乾旱、地下水的過量抽取等都可能會導致「天坑」出現。

而據有關專家現場查勘後分析,此次塌陷主要表現為隱伏岩溶土洞的塌陷,初步判斷為地下水位下降所致。

此外,4月初,廣西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黃田鎮長龍村北邊山腳下一處乾涸的水塘上出現近20個由地陷形成的「天坑」。該水塘三面環山、佔地約6畝,由於持續乾旱已乾涸。這些大大小小的「天坑」小的不足1米見方,大的直徑達4米。

事實上,如果把「天坑」理解成地陷現象,則近年來廣州、上海、深圳、杭州、武漢、天津等全國數十個城市都有出現,早已引起全民性的關注與熱議。
http://www.takungpao.com/news/10/06/07/ZM-1268555.htm

epeter: 是什麼理由連在馬路中地陷也叫天坑? 我覺得有點誇張。若果地下城要制造排氣口,這些天坑也許會用得著。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被轟誇大H1N1疫情 世衛專家曾當藥廠受薪顧問

2010-06-06【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去年宣布進入甲型流感H1N1大流行,建議各國大量儲存甲流藥物及疫苗,但大部分藥物至今原封不動。歐洲理事會及英國醫學雜誌近日分別發表報告,炮轟世衛誇大疫情,質疑部分世衛專家同藥廠有聯繫,斥當局有關儲存流感藥物的建議涉利益衝突,令世衛誠信受打擊。

歐洲理事會屬下一衛生委員公開18頁報告初稿,質疑世衛以至歐盟各國在處理甲型流感H1N1時欠透明度,令歐洲社會不必要地恐慌,更耗費大量公帑囤積藥物。歐洲理事會正就世衛應對疫情的反應,是否受藥廠影響展開調查。

世衛反駁歐理會低估疫情
《英國醫學雜誌》的報告則指出,世衛在甲流爆發期間,按照2004年制訂的一份專家指引,建議各國大量儲存抗流感藥物,惟世衛並未公布其中3名有份編寫指引的專家,曾為兩大甲流藥物製造商——羅氏製藥及葛蘭素史克公司,擔任顧問工作並收取酬勞。報告批評,世衛從未公布建議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宣布進入流感大流行的16人「緊急委員會」名單,質疑有關專家亦可能與藥廠有利益瓜葛。世衛發言人哈特爾(Gregory Hartl)則反駁,有關報告低估疫情的嚴重性,「說我們不必要地宣布流感大流行是失實及完全不負責任的,稱流感沒進入大流行對死於流感的人有欠尊重」,由於疫情構成潛在威脅,世衛的應對措施是有必要的。
華盛頓郵報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12/1/1/1539318/1.html

epeter: 這場H1N1陰謀相信已徹底失敗,有賴大家在網上散佈消息,令大家提防接種有問題的抗流感疫苗,現在開始要小心是食水和食物中的毒素。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李鵬日記 披露六四黨內鬥爭


(經濟日報)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06:00

【經濟日報專訊】六四事件21周年,時任總理李鵬所寫的「六四日記」,即將在港出版。日記中披露,當年是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拍板派軍隊進北京實施戒嚴,並稱要準備好有流血事件發生;日記也披露當時黨內的鬥爭,他與前黨書記趙紫陽的矛盾,並認為是有人事前預謀,把他推到最前線。


支聯會主席司徒華昨質疑,李鵬是六四事件的主兇,日記內容有多少是可信?但他認為,書中所寫的黨內政治矛盾,應是真實的。


認為有人預謀 推他到最前線
該書出版者為已故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秘書鮑彤的兒子鮑樸,他表示,經考證後,相信日記是真實的。


李鵬的「六四日記」,相信是1989年4月15日至6月24日的手稿,他在日記中提到,當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對如何處理事件有很大分歧,他相信示威活動是要推翻中共政權,但時任中共總書記的趙紫陽傾向採取溫和手段,相信學生愛國。


日記披露,鄧小平是在5月17日,拍板派軍隊進入北京及實施戒嚴,5名政治局常委和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除了趙紫陽,所有人都支持鄧小平的決定,胡啟立則關心後果,胡啟立後來向李鵬檢討時指,自己在關鍵時刻動搖。


鄧小平在5月19日的會上表明「戒嚴要盡量減少損傷,但是要準備流點血」,又指這次動亂問題出在黨內,中央有兩個司令部,名義上是李鵬和趙紫陽,實際上是鄧小平和趙紫陽。


日記指在6月3日晚,軍隊入城,當日下午4時的戒嚴緊急會議,認為軍隊和暴徒已經正面衝突,必須及時採取行動;內定接任總書記的江澤民已抵京,在警衞局大樓,直接看到天安門的動態。
去年曾出版趙紫陽回憶錄《改革歷程》的鮑樸表示,今年1月,經由一名中間人取得李鵬的手稿,經1至2個月驗證後,認為稿件真確;在出版前言中,他把有些存疑的地方,全都寫清楚,讓讀者自己去判斷。


鮑樸說,李鵬如果出面指出書是假的,出版社願意道歉,但若證實書是真的,出版合法權益,將歸李鵬所有。


據北京消息透露,李鵬退休後,確於03年秋天寫成了30萬字的「六四日記」書稿,取名為《關鍵時刻》,並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範圍內傳閱,及徵求意見,希望能夠出版,但最終因內容敏感,遭中央否決。


料政壇元老 欲撇清當年責任
分析人士認為,當年有份參與六四決策的政壇元老陸續去世,他們均透過各種渠道和方式,撇清在當年「六四事件」中的責任,包括去年出版的趙紫陽回憶錄。而李鵬一直被外界認為應對「六四事件」鎮壓負主要責任,他的「六四日記」也有意為自己「平反」及撇清責任。


國務院新聞辦昨日對李鵬「六四日記」暫未作出評論。據悉新書名定為《李鵬「六四」日記》,共有270多頁,將於本月22日出版。亦有分析認為,由於李鵬之子李小鵬為現任山西副省長,其女李小琳為中國電力董事長,均身居政商要位,李鵬「六四日記」此時曝光,對其子女仕途來說,並非有利,不排除是有心人在背後運作。



epeter: 六四事件的矛頭一直都指向當時的中共元首鄧、李、楊,但又絕少提到他們背後之間的爭鬥,其影子政府的陰謀實在比美國共濟會的更神秘。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布殊Facebook開帳號 十萬人讚好

(商台)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14:19
【商台互動國際組】美國前總統小布殊於6月2日開設了帳號,一日後已有六萬人「Liked」(讚好),6月4日的今天已上升至10萬零7500多人讚好,相信布殊自己也可以讚自己好了。

這個Facebook專頁由布殊的發言人管理(點擊連結布硃Facebook),首日開帳戶後,發言人簡報了布殊卸任後的行蹤:包括到訪了20州及8個國家;進行了65次演講;設立喬治布殊總統中心;參與了4個政制會等等。這一則簡訊吸引了二千多人留言,可是大眾似乎不怎麼渴望討論他的行蹤。有人質疑是否真身、有人藉留言宣傳自己網站,大部份網友還是歡迎這位前總統,以及表示對他的強烈掛念。

同日亦有人開設了布殊的Twitter帳號,發言人指這個則是假冒的。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04/18/if17.html

epeter: 如果可以選Disliked,相信會有億萬計的人支持。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伸展至港島 毒水疑雲擴大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05:30
(星島日報報道) 本港「毒水」疑雲不斷擴大,水務署再接到四十多名市民對水質進行查詢及投訴,令總人數超過一百名;出現「毒水」區域亦告增加,除九龍多區外,港島亦發現「毒水」,水務署四出派員抽取食水樣本化驗,初步未發現有異樣,食水仍適宜飲用。但一些居民仍擔心飲下「毒水」出現不適,暫改用蒸餾水。

記者:陳展鵬 尹敬堂
市民發現食水有酒精味情況仍未解決,本港多區再有居民發現食水有問題,除早前的九龍城、九龍灣及深水埗區外,昨日再在土瓜灣區及九龍塘區有住戶發現食水有異味;而港島北角區,亦有市民投訴食水有問題。

居住麗晶花園的維哥,昨仍感到食水有酒精味,故只敢用作洗衣及抹地,至於煮食及飲用水則改購買樽裝蒸餾水使用。

不敢飲用 寧購蒸餾水
觀塘區議員潘進源稱,再收到麗晶花園居民投訴食水有異味,他們均擔心損害健康而不敢飲用,亦有不少住客向管理處查詢,食水是否有問題。

潘希望水務署盡快公布水質調查結果,及追查出食水出現異味原因,以平息居民疑慮,更要求在兩至三天內要有初步回覆。

水務署發言人稱,昨日再收到四十多名市民投訴食水含「揮發性液體氣味」,令兩日來合共收到逾百宗投訴,比平日每日平均只有十宗投訴或查詢食水問題個案多出五倍以上。發言人表示,事件仍在調查中,所有水樣本經測試後,證實沒有問題,食水均適宜飲用,沙田濾水廠一直運作正常。

水務署昨派出多批人員,分別到港九多處地點抽取食水樣本化驗,包括全港的濾水廠、涉及投訴地區街喉、大廈水箱及投訴用戶的水龍頭。

約五名水務署職員,昨午三時許到達九龍灣麗晶花園,分別到第二至六座及第十二座水缸抽取多瓶食水交化驗室化驗,但表示要兩星期後才有報告。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02/3/idwp.html

epeter: 食水受到污染,是最容易令人生病甚至死亡,所以盡量注意自己喝的水。

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伊朗:以色列計畫大舉攻擊加薩

(法新社)2010年6月2日 星期三 13:35
(法新社德黑蘭1日電)伊朗總統艾馬丹加(Mahmoud Ahmadinejad)今天表示,伊朗掌握到的精確情報顯示,以色列對載運援助物資的船隊發動致命突擊後,正計畫對加薩(Gaza)發動「大規模攻擊」。

在伊朗西部城市伊拉木 (Ilam)一場國營電視台實況轉播的公開講話中,艾馬丹加說:「我們有精確情報,以色列計劃大規模攻擊加薩,以彌補他們過去的失敗。」
他說:「我警告你們,如果這次你們對任何地方、對加薩,犯下罪行,週邊國家的憤怒風暴會將你們連根剷除。」

常以反以色列的激烈演說激怒國際社會的艾馬丹加,也抨擊他認為「支持此一猶太主義政權」的其他國家。

他告訴情緒激昂的群眾,「這次如果你們支持猶太政權罪行,地區國家的憤怒,將不只侷限在巴勒斯坦邊界,也將對你們和那些犯罪同謀者進行審判。」

艾馬丹加抨擊說,對以色列突擊加薩援助船隊一事,華盛頓採取「軟弱立場」。

他說:「美國政府採取一種非常軟弱且偏見的立場。不但沒有譴責,說話還含糊曖昧,試圖規避。」他表示,若干歐洲國家則採取了「良好」立場。(譯者:中央社郭傳信)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602/8/idd1.html

epeter: 伊朗這一招襯火打劫,又將以色列擺上檯,將自己的邪惡軸心國稱號贈與他國。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以色列與救援船隊對衝突起因各有講法

2010-06-01
國際社會譴責以色列軍方在國際水域,向運送人道救援物資到加沙的船隊開火。事件造成最少十人死亡,幾十人受傷。

以色列和救援船隊對衝突起因各有講法,以色列聲稱是遇到襲擊才自衛還擊。

以色列軍方發放事發時的片段,以軍由直升機空降救援船隻,有船員用鐵枝圍毆以軍,亦有船員合力將士兵拋出船外。雙方爆發衝突期間,聽到有槍聲。以軍在船上搜出軍刀、胡椒噴霧、炸藥等武器。以軍表示,事前已警告船隊,不要闖入加沙水域的封鎖線。

國際救援船隊船員拍攝到的情況,全副武裝的以軍登上救援船甲板,追打船員,又向船員開火:「一人中槍,你可以聽到我後面有槍聲,以色列軍隊開火,以色列軍隊開火,船上的都是救援船隻的船員,一個人的頭部剛剛中槍,他可能會死亡,但沒有得到即時治療。」有船員受傷躺在甲板上等待救援。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指,以軍是受襲而自衛還擊,對行動造成傷亡表示遺憾:「他們(船員)蓄意襲擊登上船隻的第一個以色列士兵,他們圍攻以軍,他們手持棍棒,以軍被毆打,被刺傷,又爆發槍戰,我們的士兵必須自衛,否則他們會被殺。」內塔尼亞胡縮短外訪行程,趕返以色列處理危機。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譴責以色列軍向救援船隊發動邪惡的襲擊,認為是等同屠殺暴行,是粗暴的海盜行徑,目的是打擊國際社會對加沙地帶的人道援助,又呼籲巴勒斯坦各派盡快達成和解,結束巴勒斯坦內部分裂狀態,共同應對以色列的侵犯,還宣布在巴勒斯坦地區哀悼三天。

事件提升至國際層面,土耳其、約旦、埃及、瑞典等國家,先後宣布召回駐以色列大使,以示譴責。

救援船隊的船員多數來自土耳其,事件中的大部分死者亦是土耳其人。土耳其原本是在伊斯蘭世界中與以色列關係比較好的國家,總理埃爾多安指責以色列襲擊土耳其援助物資船隻,是不人道的恐怖主義。土耳其宣布取消原定與以色列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雙方關係決裂。
http://www.hkatvnews.com/v3/share_out/_content/2010/06/01/atvnews_140257.html



epeter: 這件事背後有什麼目的,相信只有那些援助者才知道。但以色列再次成為眾人的眼中釘,必會引來更多報復行動。